上次僅僅講到 Frank Lloyd Wright 最有名的作品《落水山莊》,

但他的作品卻還奪得不計其數。

這位大師也是通過無數的連繫,鑽研,琢磨,才達到了他內而發的和諧設計風格。

那就讓我們來看看他早年的一些作品吧!

 

讓人不可置信的,Wright 在年僅34歲時,已完成了約50件作品,其中有多件位於芝加哥的住宅區,Oak Park。

在1900與1901年,Wright 完成了4棟日後被稱之為" Prairie Style" (草原式建築) 的雛形,

 

其中兩棟為Hickox 跟 Bradley Houses。


Warren Hickox House, Kankakee IL, Frank Lloyd Wright, 1990

 

不斷摸索,往這樣的設計發展的 Wright 一直到1910年才完成可說是足以囊括 "草源式建築"

理念的完整形態,Frederick C. Robie House。

此建築位於芝加哥的Hyde Park附近,現已成為美國國家地理標誌之一。

Robie House之所以能夠成為 "草源式建築" 的代表在於他本身成為了他坐落的土地的一部分,

彷彿從地上垂直上升長出來一般。

讓觀看者產生這樣的錯覺在於他的結構,"草源式建築" 標榜矮房、小坡度傾斜的大面積屋頂、矮小的煙囪、

天窗、大面積的屋簷、開放式的室內隔間。

由於以上的幾個建築要素,"草源式建築" 讓人感覺不像是可以築起來的房子,

而更像是為了擋風遮雨不得已圍起來再蓋上屋頂,介於室外與室內般的空間。

其實 Wright 還有很多能稱做是代表 "草源式建築" 的完成品。

但是我最喜歡這個經典的 Robie House 因為他真的像是從地上長出來一般,

幾乎像是帶有保護色一般的存在。

 

經典之所以成為經典真的是有他的原因。

 

Wright另一個為美國帶來的有趣理念在於他構想的 Usonia 理念。

Usonia 是 Wright 自己發明的詞 (如 J.K.Rowling 發明 "麻瓜" 一詞),

其意代表了他對美國景觀的理念,其中包含了他對美國城市的遠景圖以及構想的建築物。

Wright 提議以 Usonia (又名 Broadacre City) 一詞來代替 America 來區隔這獨特的新世界與景觀跟老式建築的差別。

直至去式之時,Wright還再不停的鑽研、出書來不斷改善他的 Usonia理念。

有興趣的人可以看一本名為 Disappearing City 的書。

 

 

為了輔助他的這個理念,Wright也設計了一系列被稱之為 Usonian Houses的建築。

其中最具代表的是於1937年蓋的 Herbert and Katherine Jacobs First House

在混凝土之中預埋地暖系統,這棟建築可說是當時相當前衛的設計理念,

其中還包括夾層式築牆,牆之間夾著木牆版、刨花板芯膠合板、與防潮紙等等的防潮隔熱環保建材,

跟普遍的框架結構有著明顯的一大進步。

Usonian Houses 大部分都是沒有地下室的平房。

 

同一屋主日後又雇用Wright為他們設計另一棟住宅。

 Herbert and Katherine Jacobs Second House 是以最大限度的使用太陽能為理念而建造。

半圓形的形狀也正是為了最有效率的運用太陽能。

這棟建築也成了太陽能建築的始祖之一。

 

 

為了中層階級社會人士而設計,Usonian Houses 的廚房都偏小,開放式的小廚房會直接連結餐廳的空間,

餐廳再連接到客廳的空間,全為開放式。

與 Prairie Houses如出一轍,Usonian Houses也是圍繞著 fireplace 為生活的中心點。

開放式的空間,以空間代替房間(也就是沒有隔間)的理念由 Wright 早期的 Prairie House 而來。

Usonian 之所以能被看做是極其前衛的理念在於他提供了共同居住的理念,

Wright 的十幾位客戶能以合理的價錢共同住在他設計的建築內。

 

而因 Usonian 理念而繁衍出的建築型態不計其數。

 

看似威風凜凜,功成名就,要風得風要雨得雨的大師的一生也非一帆風順的。

Wrigjt 住宅兼工作室兩次遭遇火災,

大火死傷慘重並且燒毀了無數他珍藏的日本畫。

他還曾經經歷三次的婚姻,分分離離的家庭生活跟無數次失敗才達到了現在的成就。

 

大師的最後一項作品在他去世前簽署定案,

在他過世之後,相關人士與 Frank Lloyd Wright 基金會密切合作,

終於在2007年在愛爾蘭問世。

這是他第一件,也是最後一件在歐洲建造的建築物。

arrow
arrow

    lcubestud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