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我從小聽故事長大,

總是在演出者陰陽頓挫的語調,

詮釋豐富的聲音裡漸入夢鄉。

 

能夠圖文並茂是我的夢想,

不過可惜手拙,無法憑空想像作畫,

一直都很尊敬那些能夠天馬行空,

將一個存在腦海中架空的世界,

以圖畫及其他視覺性的方式呈現。

 

今天要介紹的大師便是能夠將腦中幻想以視覺效果呈現。

我第一次接觸新海誠是在他的第一部電影作品《雲之彼端,約定的地方》,

在這部片當中,新海誠是原作,編劇,導演,也是音響監督,

一個幾乎全能的創作者。

整部電影長達91分鐘,故事大多以描寫人物的心理活動為主。

 

背景設定在以現實世界為基礎所衍生的架空世界,

敘述日本在津輕海峽另一側的北海道遭到佔領,形成南北兩側對立的舞台。

住在青森的國中三年級學生“浩紀”與“拓也”夢想著能夠到“神秘巨塔”所在的對岸海峽去。

兩人為了實現這個夢想開始一面打工,一面開始製造明維VALECIELA(白色之翼)的飛機。

他們的同班同學,澤渡佐由理在因緣巧合下與浩紀跟拓也成為好朋友,

並跟他們許下一同達成VALECIELA一起到海峽對岸去的約定;

佐由理也因此成為拓也與浩紀完成夢想不可或缺的女孩。

然而在此之後,佐有理卻突然轉學,並且行蹤不明。 

 

故事的進程可說是極其緩慢,

以主角,浩紀,的視角開場。

 

整部電影的對話其實很少,

以主角的心理活動跟畫面配合音樂來營造各種情感。

 

故事之中包含了許多讓人嚮往的橋段,朋友間的兄弟之情,青澀純潔的初戀,

許下約定的決心,認清現實後的成長,嘗到挫折的敗北感等等。

 

其中以電影的標題 “約定” 為故事的主軸。

看著拓也,浩紀,與佐由理為了遵守許下的約定,

在現實,自我,與夢想中掙扎,

一次次的挫敗與一次次的嘗試,

那曾經的約定,時時刻刻銘記在心。

 

故事的結尾,留給觀眾很大的想像空間。

其實,不只是結尾,

就連故事本身到結束都留有很大的謎團。

新海誠仿佛一面佈下疑問,一面撒下線索,

讓觀眾越來越沉溺在塔創造的情緒之中,

直到最後的最後,他給予觀眾的也只是答案的一面,

剩餘的層面則需要由觀眾自行推敲,不停的咀嚼其中含義。

 

或許是因為這是新海誠的第一部電影,

我個人覺得他在這部戲埋下的線太多,

給予的答案太少。

不是因為我喜歡明朗化的結局,

很多時候我覺得模擬兩可的結尾更加引人深思,讓人回味無窮,

就如同 “INCEPTION”(全面啓動)那要停不停的陀螺一般。

但或許就連這種疑惑的心情也是作者希望營造的效果之一吧!

 

新海誠另一部作品,《言葉之庭》也是我很喜歡的一部作品之一。

這部作品的劇情就比較淺顯易懂,

講的是喜歡在下雨天翹課的學生與一個神秘女子相遇的故事。

此片的劇情很單純,因此觀眾能夠花更多的心神欣賞畫面。

 

 

我很喜歡新海誠描繪的某些畫面視角,

比方說這個以樹枝為前景,人物為背景的畫面。

樹枝巧妙的在兩人之間劃出一道鴻溝,

搭配上人物的坐姿與站姿,

再再提醒男女主角之間的各個差異,

無論是年齡,職業,社會經歷,等等的差距。

 

前景模糊的樹枝也營造出一種如夢似幻的氣氛,

讓人覺得他們的相遇就如的仲夏夜的夢境一般。

 

動畫中最重要的就是細節,細節描寫的越是細膩,

觀看者越容易相信動畫的真實性。

“魔鬼都在細節裡” 也是從這樣的概念衍生的。

 

再來看看新海誠繪製下雨天情景的細節,氣氛,光影,倒影等等,

再再的讓人覺得彷如身歷其境一般。

 

 

《雲之彼端,約定的地方》與宮崎駿監督的《霍爾的移動城堡》一同拿下日本第59届每日電影競賽動畫電影獎。

毎日映画コンクールアニメーション映画賞

 

宮崎駿可說是動畫界的傳奇人物,

尚且不論他後來的作品,

他早期的作品不論是教育意義,畫面描寫,故事構思等等無一不讓人敬佩萬分。

 

網路上許多人稱新海誠為 “新一代的宮崎駿”,

但是我覺得不然,

 

每個創作者都有習慣運用的題材,

若說宮崎駿的作品主幹為魔法,

那新海誠的作品軸心就是愛情。

 

宮崎駿用他的想像力,配合了魔法的神秘,

有聲有色的繪製了許許多多呼籲保護地球,天馬行空的故事。

然而新海誠卻是用他的細膩心思,搭配了愛情的惆悵,

絲絲入扣的勾勒出愛情的甜酸苦辣,讓人一再回味那刻骨銘心的愛戀心情。

 

前者故事中的魔法本身便是神秘的,

後者劇情中的愛情卻因為他深刻的程度而使人摸不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cubestud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