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沒想到竟然真真正正的寫到非洲旅行篇最後一天的下篇了。

這是非洲旅行系列最後一篇介紹文,在這之後會有一至兩篇的感想/心得文章。

感想文之後非洲系列就會徹底結束了。長期以來一直 等得不耐煩 耐心支持我的看官們辛苦了!!

 

去完 LAKE MANYARA NATIONAL PARK 的我們下午來到了馬賽村。

馬賽村顧名思義就是馬賽人居住的村落。馬賽族是至今仍然在東部非洲活躍的一個遊牧民族,總人口有

將近 90 萬人。雖然其中有不少馬賽人為了謀求更好的生活而離開了部落到都市裡生活,但也有一部分人

選擇留下來,保留祖先們世世代代傳承下來的生活方式。更有一部分人聰明的將兩者結合,把他們的

日常生活當作旅遊賣點之一,有點類似江南烏鎮的感覺,只是規模要小的多多多。

 

20160218_非洲行_2813.jpg

今天 SAM 帶我們來的馬賽村是走觀光路線的馬賽村,據居民們說部落開放觀光能有效為他們賺取收入,

至於這個村落在私底下是否也是抱持著那麼原始純樸的生活方式就不得而知了。

 

之所以要強調我們去的馬賽村是屬於觀光馬賽村是因為有些馬賽村會大方歡迎觀光客(畢竟促進經濟),

但可不是每個馬賽村對於觀光客都是那麼友善的。若是身為觀光客開車經過任何一個馬賽村時就停下來

對別人的家以及家人拿著照相機 白目的 好奇的猛拍不停任誰都不會覺得開心。

不要惹馬賽人啊,他們都是很彪悍的!

 

馬賽人主要活躍於肯亞以及坦尚尼亞北部,是坦尚尼亞最大的少數民族。他們終年放牧牛羊,過著

自給自足的生活。他們主要的飲食來自於自己飼養的牛羊,主食為牲畜的肉,血(牛隻會在不影響其

生命的情況下固定放血),和奶。就如之前所略微提過的,馬賽人是終生不吃任何青菜的,

因為青菜是草(對,他們認為任何青菜都是草),是牛羊的食物,所以他們不會卻跟牲畜爭奪食物。

當然這樣的飲食習慣是非常傳統的,到城裡工作的馬賽人則也會吃青菜(但據觀察都吃很少青菜)。

 

20160218_非洲行_2846.jpg

馬賽民族是徹底的父系社會,只要有錢有地位,一夫可娶N多位妻子。

 

undefined

上圖擷取自 Paul Oliver 著作的書 Built to meet Needs

 

他們住在用茅草,泥土,與牛糞構築而成的棚屋中,屋內格局如上。圖中一號的位置為入口,走進入口時

會感覺屋子好像有點螺旋形狀。從入口處迴轉會看到中央放置的火堆,這是一家人取火的地方。用天然的

建材所建造的棚屋擁有高度的續熱以及調節濕度的能力。三號為妻子的臥鋪,四號為丈夫的臥鋪,

五號是堆放雜物的角落。六號則是飼養小牛犢的地方。小牛犢在還沒長大以前是可以住在棚屋裡面的,

目的在於增加牛犢的存活率。靠著牧羊過活的馬賽人是會很保護自己的牲畜的。

 

之所以會在說馬賽人是徹底的父系社會之後接著講他們的棚屋格局是因為他們的棚屋與婚姻是有莫大的

關聯性。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之前解釋棚屋跟婚姻之間的矛盾。上圖的棚屋之中,僅有一個妻子與

丈夫就寢的地方,但是他們的文化又是一夫多妻制,那麼那些多出來的妻子要住哪裡呢?

 

undefined

上圖為旅行團網路圖片擷取,欲知圖片出處請參考 SALATON SAFARIS

 

你沒猜錯!一個妻子在嫁進丈夫的家裡之後負責建造一個棚屋,一個專屬於自己與丈夫的棚屋。

而這位娶了N多個妻子的丈夫則會成為N多個棚屋的主人,因此馬賽人的村落實際上是一村一戶人

每村僅有一個大家長,所有的男人皆為家長的兒子,所有的女人皆為家長的妻女。因此若看到一個

擁有許多帳篷的村落,那麼他們家就是有一個娶了許多妻子的家長。幾個棚屋則宣示家長娶了幾個妻子,

絕對不會多一個或少一個。

 

買妻 娶妻的方式很簡單,只要男方家長看上了女方,兩方家長就會協議用多少牛羊當作女方的 買賣金

聘禮,雙方達成協議之後則舉行婚禮,婚後女方嫁到男方家。若女子為男子所娶的第一位妻子,

那麼兩人會搬離原本的住處另闢一個新的天地(村莊)。若女子嫁的是已經有妻子的男人,那麼女子

則直接搬到男子的村莊並著手建造自己的棚屋。擁有多個妻子的家長則輪流寵幸妻子(有點像以前的

帝王制),當家長不在自己的棚屋時,孩子可以去睡家長的位置,若家長在孩子則在棚屋內席地而睡。

 

20160218_非洲行_2830.jpg

家中的女性除了做家事之外,一般是以做手工藝為生,多少貼補一些家用。據我們造訪的馬賽村落所言,

市面上所有真的由非洲婦女所製的手工藝品均出自馬賽人之手,因為只有馬賽人的婦女知道如何製作

這些手工藝。與參觀村落配套的就是手工藝品展示買賣,參觀者可依自己喜歡購買工藝品。

 

20160218_非洲行_2414.jpg

我們在現場時一位老婆婆正好在製作一個葫蘆水壺的提袋裝飾,基本上是用獸皮縫製成皮帶的樣子之後

再用棉繩串珠來加以點綴。

 

20160218_非洲行_2424.jpg

打結時會用錐子將線往上頂,撐開繩子方便穿繩打結。除了各色的串珠形成的裝飾之外,

繩結本身也是非常別緻的做法。

 

20160218_非洲行_2426.jpg

看著老奶奶皺紋斑駁的手,一次次的將繩結綁好,拉緊,再重複,動作熟練俐落。

 

20160218_非洲行_2428.jpg

最終的成品非常別緻。

 

20160218_非洲行_2862.jpg

手工藝品展示完之後我們就把一些小點心都分給村落的孩子吃。

 

20160218_非洲行_2882.jpg

這位小朋友不知道怎麼打開餅乾的袋子,真的很可愛。

 

20160218_非洲行_2886.jpg

小朋友企圖將袋子要破,但是咬的方式不太對,於是我就上前幫他把袋子打開。

看著小朋友吃的心滿意足的樣子真的很可愛。

 

20160218_非洲行_2429.jpg

大家都在烈陽下的陰影處乘涼。

 

20160218_非洲行_2874.jpg

幾位大人則圍在大爺(團圓的外號)身邊一起看大爺拍照的紀錄。

 

20160218_非洲行_2895.jpg

吃完點心後,小朋友散開開始各玩各的。

 

20160218_非洲行_3014.jpg

我們在一旁也開始各玩各的拍照。沒想到我們拍的各種戰鬥姿勢被小朋友學的淋漓盡致,真的不能

小看小朋友的模仿能力啊!!

 

20160218_非洲行_2430.jpg

之後我們開始玩跳拍。旁邊的小朋友看得很高興,於是我就邀請他們一起玩跳拍。

 

20160218_非洲行_3016.jpg

幾個小朋友一起跳拍的樣子充滿童真。最後我們大家一起跳拍,拍成了一個很像聯合國照片的跳拍照。

這種時候就會發現其實語言不重要,語言是用來溝通的,但是他不是溝通的唯一途徑。我們跟這些小朋友

講話時,他們講的我們一個字也聽不懂,反之我們也一樣。但是我們卻能夠溝通到大家一起跳起來拍照。

由此可見當人們想要溝通時,語言不通照樣也可以溝通,只要你勇於嘗試,不怕失敗。破爛的中文也好,

英文也好,德文也好,日文也罷,只要想要溝通,不管任何語言都大膽說出來吧!因為會不會講,

講的好不好真的不重要!

 

20160219_非洲行_2496.jpg

最後的最後,我們旅程的最後一餐在一家看起來很高級的地方完結。

但他最後卻是一個歷時5小時的晚餐,不過那又是另一個故事了(望遠)。

arrow
arrow

    lcubestud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